中交法治在线网

交通资讯 交通知识 公益宣传

“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生态综合体研讨会在山西朔州举行

更新时间:2025-04-25 17:51:33点击:

2025年4月20日,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在山西朔州举办“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生态综合体研讨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唐元,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理事、国际生命奇观科技集团创始人胡志远,朔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朔州市晟源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胡占军及有关农业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以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记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生态综合体研讨会在山西朔州举行(图1)

林下经济的新思路

三产融合的新模式

研讨会之前,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朔州市经济开发区、采矿塌陷撂荒地和生态林地。研讨会上,大家围绕如何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将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种植业相结合、如何依托中药材种植打造健康产业集群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与会人员高度认同胡占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提议。胡占军提议,要因地制宜,把朔州采矿塌陷区撂荒地和大面积生态林地复耕利用,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林下经济,将中药材种植与林下经济和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打造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新模式。

胡占军作为理事长的朔州市晟源农民合作社拟联合河北安国中草药总商会、生命奇观科技集团,在朔州采矿塌陷区撂荒地和生态林地打造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引入和链接大健康产业板块,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实现农村三产融合。

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与会人员认为,朔州的采矿塌陷撂荒地和生态林地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家围绕如何推动“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生态综合体高质量发展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要选对主攻方向

首先,要将朔州建设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建设好“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生态综合体,打造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主导的健康产业集群。

其次,要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切实可行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树立新观念、打开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促进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和生态化。

最后,在保耕地、保面积、保产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荒山、荒地、采矿塌陷地、林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治理,在治理的同时发展多元经济。

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要多措并举

要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同时要打造全产业链,确保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健全林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通过三定来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要聚焦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林产品采集加工等林下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三、在朔州重点推进黄芪的种植

朔州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良的康养资源和绿色的生态资源。朔州适宜黄芪种植,要挖掘黄芪文化内涵,塑造黄芪的药食同源品牌,推进药、文、旅、康一体化。同时,既要立足国内需求,又要走向国际市场。

要搞好产销对接,打造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利用天然的生长环境和在药材种植过程中不加肥料、不加营养素的先进技术,确保中药材的高品质,并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现代种植的跨越。

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多产融合思路,因地制宜,对朔州现存的大面积采矿塌陷撂荒地进行生态修复和产业赋能,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培育黄芪特色产业链,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乡村振兴的新华章

综合体项目将规划百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带动百万农民致富增收,创造百亿级经济效益,努力实现“三百”目标。项目围绕中药材种植加工打造林下经济新模式,将大大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链延链增效,推动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综合体项目将依托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把土壤的微生态、种子、育苗,以及各种健康产品都通过数字化技术来精确溯源。项目不仅能种植出高品质和高标准的中药材,同时也将培养出更多的中药材种植专业户和农民专家,并辐射到全国各个地区,推动各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议,社会各界要共同推动朔州中药材基地建设,尽快开展种苗繁育、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尽快投产达效,让朔州的林下经济插上科技的翅膀,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梅雪)